氯化聚乙烯(CPE),是由高密度聚乙烯(HDPE)经氯化取代反应后制得的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高分子材料。我国自20世纪60始对氯化聚乙烯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,经过几十年的发展,形成了固相法、溶剂法和水相悬浮法3种主要生产工艺。其中水相悬浮法是国内主要研发技术,但也有少数厂家引进美国陶氏化学技术。
一、固相法
固相氯化法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的研究方向,它是用或和氨气的混合气作为氯化剂对固体高密度聚乙烯进行氯化,用季铵盐类作为防静电剂。操作工艺上需要先在高于110℃ 进行氯化反应,然后在110~140℃继续氯化到要求的氯含量。目前该工艺又可细分为搅拌床和流化床2种生产工艺。
二、溶剂法
溶剂法是工业上生产氯化聚乙烯的早、成熟的方法。该方法使用的溶剂对人体有害,对大气臭氧层破坏严重,同时溶剂回收和产品后处理工艺繁杂,设备费用高,生产效率低,不适合规模生产,因此近几年这种方法已经逐渐淘汰。

三、悬浮法
悬浮法目前上先进的氯化聚乙烯生产工艺。根据所用介质不同,悬浮氯化法又可分为水相悬浮氯化法和相悬浮氯化法2种。
水相悬浮法是将聚乙烯(高密度聚乙烯)粉末悬浮分散于去离子水中,加入溶胀剂、防粘剂、分散剂、引发剂、防静电剂等助剂,在搅拌下加压通入进行氯化反应,在达到所需要的氯含量后,进行水洗、中和,脱水,干燥步骤,制得氯化聚乙烯产品。
水相悬浮法是目前国内外生产氯化聚乙烯的主要方法。相悬浮氯化法是水相悬浮氯化法的改进方法。该法省去了水洗和碱洗2道工序,简化了工艺流程。
由于氯化聚乙烯具有良好的化学性能,可与各种塑料、橡胶相容,填充性能优良。近年来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,在塑钢门窗、电线电缆、汽车部件等领域需求量逐年上涨。在这种供不应求的状况下,企业选择环保、合适的加工工艺生产出的氯化聚乙烯产品,将会大大加快其行业发展进程。






簡繁切換